美术学院
首页 - 党建学工 - 党建工作

美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员接力讲系列活动第三讲“张桂梅:点燃大山女孩的希望之光”

来源: 美术学院 添加时间: 2024-11-04

  今天我们来了解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妇联副主席(兼)、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微信图片_20241115164235.jpg   01
  燃灯校长—张桂梅微信图片_20241115164239.jpg   张桂梅:满族,中共
  党员。她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帮助了一千八百多位女孩圆梦大学校园的优秀人民教师;她是扎根云南贫困山区四十多年,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教育扶贫先进典型;她是新时代妇女投身脱贫攻坚,巾帼建功的杰出代表,更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优秀党员;她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02
  从大山到梦想的桥梁微信图片_20241115164243.jpg   主要事迹—奉献青春
  她也只是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面对条件更好的就业机会,却自愿请调地处边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中心学校,那时,她的丈夫因癌症去世。或许她是想忘却悲伤,但是走进大山后她的所见让她下定决心在这里扎了根。
  大山里,她看见许多孩子生活贫困却仍有求知的热忱,她看见这里有一片希望的土地,需要播种发芽。
  她很平凡,但她的梦想不平凡。
  有段时间,有的老师坚持不下去,选择离开了女高,只剩下了八名教师,女高也因此面临了更大的困境。张桂梅老师翻看剩下的老师档案,意外地发现,八名老师有六名是党员,底气一下子就来了,希望又被重新点燃,她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每个人都哭了。微信图片_20241115164246.jpg微信图片_20241115164248.jpg   从张桂梅老师的党员精神上,我们可以看到,是信仰!一位共产党员的信仰,这是她对党的承诺。她说,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许多共产党员每天正在做的事情。张桂梅老师要做的,不仅是帮助这些女孩子们走出大山,还要把他们培养成共产党的接班人,忠于党,忠于人民,去做更多的事更大的事。
  “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在学生心中埋下红色教育的种子很重要。”女高的成功与传承红色基因密切相关,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这是张桂梅的育人理念,也是女高的育人特色。
  13年来,她送1800多个大山女孩考进大学,一个人改变了许多女孩的命运。她希望从女高走出去的女孩们往前走,花更多的时间去做她们想做的事情,祖国哪个地方需要她们,她们就上哪个地方去。
  掐不灭,打不倒,摁不死,总能绝处逢生逆风翻盘这就是女高精神。
  03
  学习感悟微信图片_20241115164252.jpg四十多年来在红土高原中,张桂梅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的人民。用无私奉献精神,谱写出教育脱贫的红梅赞歌。
  从张桂梅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她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她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04
  榜样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微信图片_20241115164255.jpg新时代赋予了我们前所未有的使命与挑战,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可能,让我们以张桂梅老师为灯塔,深入学习她那光辉璀璨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去学习她身上体现的,那种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崇高境界,生动诠释的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
  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
  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
  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
  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
  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编辑/宋坤译
审核/宋坤译、杨济源、陈曾
浏览量: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