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
首页 - 党建学工 - 党建工作

美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员接力讲系列活动第五讲“学老英雄张富清,做新时代奋斗者”

来源: 美术学院 添加时间: 2024-11-07

  百年旅程,一生坚守。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从陕西到湖北、从部队到地方、从事迹尘封到被人广为传颂,他手握赫赫战功,却又质朴如常,始终坚守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党员初心,始终坚守着淡泊名利、朴实纯粹的为人风骨。要传承和弘扬张富清老英雄的高尚品德和崇高风范,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青年力量。微信图片_20241115164921.jpg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张富清(1924年12月-2022年12月20日),男,汉族,陕西洋县人,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来凤支行副行长,“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1948年3月,张富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大西北系列战斗中英勇善战,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等。后转业到恩施来凤县,先后就职于城关粮油所、县粮食局、卯洞公社、县外贸局等,曾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最美奋斗者”“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等称号。
心有所信行有道
初心不改践我心
微信图片_20241115164924.jpg微信图片_20241115164927.png   1948年1月,我西北野战军主力自陕北南进,发起春季攻势。革命势头正猛,军情号召正急。3月,24岁的张富清光荣入伍,成为西北野战军的一名战士。
  6月,刚刚入伍3个月的张高清,就在壶梯山战役中任突击组长。他带领突击组攻下敌军碉堡一座、打死敌军两人、缴获机枪一挺,巩固了阵地,使大部队顺利前进。
  7月,在渭南市合阳县东马村,张富清带领突击组6人,扫清敌军外围,消灭少量敌军,占领敌军一座碉堡,给后续部队打下缺口。他自己负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
  9月,已是班长的张富清,在临皋负责搜索。发现敌军后,他迅即占领外围制高点,压制了敌军的封锁火力,完成截击任务。
  胜利成果越积越厚,革命战士越战越勇。1988年11月,张高清已是十四团六连班长。永丰战役打响,他带领一个3人突击组,趁着夜色爬上城墙,与城内敌军展开激战。在战斗中,他的一块头皮被子弹掀起。但他顾不上伤口疼痛,接连催毁敌军两座碉堡,打退敌军数次反扑,坚持战斗到天明,为大部队入城争取了宝贵时间。
  永丰战役的胜利获得了中共中央的高度肯定。1948年12月,一封报功书送到张富清的家里,落款为西北野战军政委彭德怀。微信图片_20241115164929.jpg从陕画,到新疆、北京、南昌、武汉,南征北战,戎马七年。枪林弹雨,见证了张富清的赫赫战功;战火硝烟,诉说着张高清的赤胆忠诚。
  在解放战争中,他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富清将这些军功章锁进皮箱,从未与他人说起,连妻儿都不清楚。
扎根岗位讲奉献
求真务实绽芳华
微信图片_20241115164931.jpg微信图片_20241115164934.png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各地都缺干部。1955年,组织号召广大干部支援地方建设,“党指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打到哪里。"已是副连长的张富清,脱下戎装,包好勋章,转业来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
  张富清在鄂西边城开启了人生新战场。这一来,就是一辈子。
  20世纪60年代初,来凤县遭遇严重旱灾。时任三胡区副区长的张富清带着300 多名社员,用锄头、钢钎等简单工具奋战近两年,建起了一座土石重力大坝、600 多米的灌溉水渠和装机容量30 千瓦的刘家坝水电站,不仅解决了上千亩农田的灌溉问题,还点亮了当地第一盏电灯。微信图片_20241115164936.png为给国家减轻负担,20世纪60年代,张富清率先动员妻子从供销社的铁饭碗“下岗"。他的理由很简单:“国家困难,我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没有占群众、公家的好处。要精简人员,首先从我自己脑壳开刀。”
  自从妻子从供销社离职,家里6口人的吃穿用度全靠张富洁一人的工资,每月几乎没有剩余,就连置办新衣裳,儿女们也得轮年来。
  教育子女,张富清从来都是以理服人,以身作则。“对于儿女,我有言在先。好好学习,至于毕业后到底做什么事,就看自己的本事。国家公职考不起,录用不起,就自己找生活。我没有本事为儿女找出路,我也不会给他们找工作。"张富清说。
  张富清的大女儿患病,长年在家由母亲看护,小女儿是卫生院的护士,两个儿子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学、工作,从基层教师一步步成长为县里的干部,这一家子在张富清以身作则的影响下,始终克勤克俭从不搞特权优待。
传承是最好的学习
行动是最好的接力
微信图片_20241115164939.jpg2012年4月,88岁的张富清左膝盖患病,因病截肢,他自嘲说:“战争年代腿都没掉,没想到和平时代掉了。"他拒绝坐轮椅,戴着假肢和支架重新练习站立和走路,经过近一年的锻炼,他拄着支架站了起来,还能打扫卫生、买菜。
  2018年11月,张富清去武汉做白内障手术,需要植入人工晶状体。工作人员嘱咐老人:“您是离休老干部,医药费全部报销,可以选好一点儿的晶体,保证效果。"结果在报账的时候,才发现他选了最便宜的品质。“我90 多岁了,不能再为国家作贡献,能节约一点儿是一点儿。"
  95 岁高龄的张富清,仍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工作上离休了,在思想政治上不能离休。要常常学习,检查自己。不给组织找什么麻烦,不向组织提什么要求。张富清说。
  除了档案里的记载,没有人知道他曾经历过的炮火硝烟,只有一个打满补丁的搪瓷缸——一面是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一面写着“赠给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祖国、保卫和平”——是他个人对张富清从军经历的所有了解。
  “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多(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立功证件去摆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劳啊!"张富清声音颤抖着说。
  老英雄张富清 60 多年深藏功与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
  如今,张富清的事迹已经传遍千家万户,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不懈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奇迹。
扎根岗位讲奉献
求真务实绽芳华
微信图片_20241115164942.jpg党中央号召,广大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都要向张富清同志学习。要像张富清同志那样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不论处于哪个时代、身在哪个岗位,始终保持崇高信仰,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正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党需要我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要像张富清同志那样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始终保持一份朴实纯粹,做到计利国家、无私忘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建功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苦干实干、创造实绩。要像张富清同志那样恪尽职守、担当使命,干一行爱一行,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顶得上,把革命理想信念化为行动的力量。要像张富清同志那样一辈子清廉自守、克己奉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编辑/宋坤译
审核/宋坤译、杨济源、陈曾
浏览量: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