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
首页 - 学院新闻

走进革命烈士纪念馆| 美术学院专题记录寻访红色印记汲取奋进力量

来源: 美术学院 添加时间: 2025-02-24

  当我们享受着和平年代的阳光雨露,可曾回首望向历史的深处?在包头这片土地上,矗立着一座承载着无数热血与信念的建筑——包头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它是一座不朽的丰碑,默默见证着往昔的风雨兼程,铭刻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继往开来 壮志赓续
  包头市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8年,最初在东河区西脑包红星剧院北面山坡上,1973年迁至东河区转龙藏,利用龙泉寺修缮改建。2023年在包头市革命烈士纪念公园新建革命烈士纪念馆,2024年4月4日,将保存的烈士骨灰迁移至烈士墓区安葬。
  馆内陈列着四百多位烈士的事迹,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抗战实物、革命故事、文字介绍等,展现了烈士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英勇奋斗的历程!微信图片_20250705142506.jpg   缅怀先烈 德范长存
  浩气长存 英雄不朽
  荣耀先,蒙古族,1896年生于归化城土默特旗。他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是蒙藏学校学生爱国示威游行组织者之一。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参加多次战役,1927年在山东境内英勇牺牲,年仅32岁。微信图片_20250705142530.jpg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迈进包头革命烈士纪念馆,瞬间被拉回那段屈辱与抗争交织的历史。这里,每一张照片都是历史的定格,日本的暴行跃然眼前,百姓的苦难令人痛心。陈列的实物默默伫立,它们目睹了侵略者的凶残,也铭记着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的身影,无声诉说着血与泪的往昔,传递着不屈的民族气节 。微信图片_20250705142539.jpg   钩沉史海 铭记革命
  当山河破碎,家园蒙尘,人民在侵略者的铁蹄下痛苦呻吟,革命战争的号角划破长空,奏响了不屈的战歌。这是一场为了自由、独立与尊严的殊死搏斗,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先烈的热血,每一段历史都铭刻着英勇无畏的抗争。微信图片_20250705142612.jpg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全民族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队侵占东北,中国局部抗战开启。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抵抗日军进攻;平型关大捷打破“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敌后战场上,军民开展地道战、地雷战等游击战术。
  中国人民历经14年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牺牲,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迎来日本无条件投降。这场胜利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也彰显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微信图片_20250705142618.jpg   第一次绥包战役
  1945年11月8日至12月4日,第一次绥包战役爆发。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企图抢夺胜利果实,傅作义部奉令抢占绥远重要城市。为打击国民党的气焰,中央军委决定发起战役。
  晋绥解放区部队率先与包头守军遭遇,打响战斗,接连扫清外围之敌,多次攻城,其中七一五团一个主力营突入城内。傅作义派骑兵师增援,我军围城打援。12月3日,因战略调整,我军接令撤出战斗。战役虽未达预期,却沉重打击敌人,彰显人民军队捍卫胜利果实的决心。微信图片_20250705142623.jpg   柳树淖战斗
  柳树淖战斗发生于1940年秋。萨县抗日游击队在杨思华、王经雨指挥下,到民生渠附近的柳树淖(今土默特右旗双龙镇柳树淖)保护农民秋收。
  驻毛岱的100多日本军队扑来,当时游击队仅30多人且刚成立。战斗中,老武三击毙多名日军,游击队击退日军三次冲锋,还击毙一个指挥官。黄昏时,游击队员在村民帮助下从村北围墙挖洞分两路突围,安全转移。此役共击毙日伪军14人,杀伤5人,游击队余应奎牺牲,雷电云负伤。
  走出包头革命烈士纪念馆,阳光依旧灿烂,而我们的内心却满是沉甸甸的力量。先烈们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在这片土地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包头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前行,不负先烈,不负韶华!微信图片_20250705142641.jpg   
编辑/宋坤译
审核/宋坤译、杨济源、陈曾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