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
首页 - 党建学工 - 党建工作

行走的党课(三十一)|美术学院开展“艺心救援·绘就平安”救援知识相关讲座活动

来源: 美术学院 添加时间: 2025-06-08

  2025年6月7日大连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与大连万众应急救援队携手,共同开展了一场开展“艺心救援·绘就平安”相关知识讲座。微信图片_20250705143554.jpg   基本知识微信图片_20250705143610.jpg   救援,是为生命续航
  1.判断环境安全:确保现场对施救者和患者无危险因素。
  2.判断患者意识:轻拍并呼喊患者,观察有无应答。
  3.检查呼吸和脉搏
  4.胸外按压
  5.开放气道:清理患者口中异物,采用仰头抬颌法,将患者头部后仰,抬起下颌,以打开气道。
  6.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持续约1秒,观察到患者胸廓起伏。
  急救知识微信图片_20250705143620.jpg微信图片_20250705143644.jpg   争分夺秒,救援从不迟到
  学习丰富的救援知识能在关键时刻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提高生存概率,面对突发状况不慌乱,提升自救互救底气。熟练掌握急救工具,分析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做出正确的治疗措施。
  AED的用法
  1. 开启AED,打开电源开关。
  2. 贴电极片,按图示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
  3. 插好电极片插头(若不是一体的)。
  4. 让旁人离开,AED分析心率。
  5. 若提示除颤,确认无人接触患者后,按除颤按钮。除颤后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微信图片_20250705143652.jpg   不同人群
  在不同人群和不同情况时,我们应该作出正确判断,例如孕妇、儿童、有心脏病史的患者等等。
  1.孕妇:发生心脏骤停时同样可以用AED,将AED电极片避开腹部,放于胸部右上方和左侧腋前线与乳头连线交点处。除颤后CPR按压点在两乳房连线中点上方,尽快联系急救人员。
  2儿童:8岁及以上用AED同成人;1 - 8岁优先用儿童模式AED,无儿童专用设备时可用成人AED。将电极片分别贴在前胸和后背,除颤后CPR按儿童年龄体型调整按压力度和深度,持续观察至急救人员到来。
  3心脏手术患者:这类人群在使用AED时,一、要注意电极片避开手术切口、疤痕和植入设备;二、要及时告知急救人员患者手术详情;三、要在除颤后心肺复苏时避开切口,合理控制按压力度和频率。微信图片_20250705143700.jpg   基本器材
  救援器材主要有担架、救生圈、破拆工具、生命探测仪、急救箱等等。
  主讲人
  万众救援队教官王刚,他为志愿者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救援知识与安全意识的专业宣讲。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分析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旨在提升大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安全意识,进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安全、和谐的良好氛围。随后,志愿者们在王刚教官的带领下学习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方法,让大家了解到更多救援知识。
  相关法规
  如果我们在街上遇到类似情况,可以用相应的法规保护自己,例如《民法典》第184条规定,自愿实施紧急救助造成受助人损害,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部分地方性法规也明确,公共场所应配AED,像广州若未按规定配置,会被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将罚款。
微信图片_20250705143711.jpg   心怀使命,踏上救援征程
  此次活动让我们学习了丰富的急救知识,既能把握生命救援黄金时间,守护家人与他人健康,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用法律法规对救助者进行保护(如民法典规定自愿救助免责),消除施救顾虑,让助人更有底气,提升社会责任感与安全感。
  
编辑/宋坤译
审核/宋坤译、杨济源、陈曾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