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为庆祝党的生日103周年,美术学院学生党支部怀着崇敬与庄严的敬意,走进了关向应纪念馆,在学生党支部书记杨济源的带领下开展了一次深刻而富有意义的七一党日学习活动。





关向应同志简介
关向应,原名关致祥,字和亭,满姓瓜尔佳氏,1902年出生于大连金州大关屯(今金普新区向应街道)一个满族贫苦农民家庭。
192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病逝。是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和优秀指挥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毛泽东写下“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的挽词。
2009年,关向应被中组部、中宣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传承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向应精神 永放光芒
走进向应纪念馆

美术学院的学生党员们踏入这片庄严肃穆的土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的脚步轻盈而又坚定,眼神充满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关向应同志的雕像前,美术学院学生党员们在学生党支部书记杨济源的带领下整齐列队,向关向应同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凝视着雕像,仿佛能从中感受到关向应同志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精神。他们心中涌动着对革命先烈无尽的感激和对自己使命的深刻认知。
这座纪念馆不仅是对关向应同志等革命先烈的一种缅怀,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美术学院党支部的学生们在这里接受着革命精神的洗礼,他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他们的信念得到了坚定。


忠心耿耿 为党为国
身临其境 回顾革命史

沿着展览路线前行,我们看到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关向应同志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等时期的英勇事迹。他领导工农红军,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建立和巩固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向应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他的崇高品德和伟大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弘扬伟大 向应精神
探寻关向应的人生轨迹

通过这些影像资料,学生党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关向应同志的成长历程。他们看到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如何坚定地追求革命真理,如何在危难时刻坚守信仰,如何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倾尽所有。这些影像让学生党员们深刻感受到,关向应同志的信仰如同磐石般坚定,他的奉献精神如同烛光般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向应精神 永放光芒
重温誓词 坚定信念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们内心的热情与执着。
他们的宣誓声响彻馆内,那是青春与信仰的交融,是艺术追求与崇高理想的碰撞。在这激昂的宣誓声中,能感受到他们愿以画笔为武器,以艺术为载体,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描绘出更加辉煌的未来篇章。
-传承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同时,在今天,我们更应铭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和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诞生,从此开启了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征程。
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34年至1936年,红军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45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9年,经过解放战争,建立了新中国。
此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重要阶段,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传承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DAYIMEIYUAN2024
毕业在即 党情相送

毕业在即,美术学院学生党支部还组织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活动。
在校的学生党员们怀着崇敬与期待,亲手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党员写下一封封饱含深情与期望的信件。
活动现场,静谧而庄重。一封封信件整齐排列,在校党员们正全神贯注地书写着。他们时而沉思,时而落笔疾书,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凝聚着对即将毕业的同窗的深深祝福和殷切期望。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党员精神传承的乐章。信中,他们回顾了在校期间一起投身党组织活动的日子,那些日子充满了激情与信仰,成为了他们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他们深知,党员的身份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他们明白,无论未来走上何种工作岗位,面临何种困难和挑战,都必须始终坚守党的信仰,铭记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们决心将党的精神品质传承下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坚信,只有始终坚守党的信仰,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崇高的追求,继续在党的旗帜下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这些手写信件如同一盏明灯,在七月一日这个重要的节点,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让即将毕业的学生党员们带着党组织的温暖与力量,勇敢地迈向未来,去书写属于共产党员的精彩篇章。

编辑/宋坤译
审核/宋坤译、杨济源、陈曾
审核/宋坤译、杨济源、陈曾
浏览量: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