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建设

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自2019年开设以来,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结合专业未来发展思路,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面向现代文博产业以及艺术领域、行业等产业需要,确立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专业定位。是东北地区唯一具有《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和文物修复中心实验室的高校专业。文物保护与修复是一门以修复技能为核心,建立结合现代科研、传统工艺技术以及修复技术的学科。培养具有艺术修养、文物保护知识和技能,能够基本掌握文物保护所应具备的艺术技法、文物修复相关的技能,面对文物能够进行保护修复与研究的能力,且能在政府文博机构、各类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考古研究单位、各大艺术品拍卖行、以及新闻出版、教育、文化产业等企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文物保护与管理、文物修复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对应的课程有:中国美术史、书画装裱保护基础、文物保护学基础、文物学、传统手卷装裱修复、风景写生、古旧书画修复实践、没骨花鸟、古籍鉴赏与保护、书画通景屏形式装裱与修复等。其中《古旧画芯挖礼》于2022年评为省级一流课程。

现设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文物保护修复教学实训室 3 间和书画临摹实训室1间。其中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设有职能实验室 8 间:多功能会议室、多功能文物修复室、文物修复室、专家修复室、仪器分析室、照相绘图室、资料影像档案室、样品制备及前期处理室,另有实验室 2间、文物库房 2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