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纪念馆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区西南10公里的狮脑山山顶,馆内分上下两层,展览共分序厅、号角吹响、运筹帷幄 战略布阵、百团出击 破袭交通、乘胜追击 攻坚据点、英勇合击 反敌“扫荡”、辉煌战绩 永载史册、尾厅等8个部分,全面展示了百团大战的光辉历史。
以空间讲述震撼山河的抗战史诗
百团大战纪念馆改陈布展项目,就是要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入进行革命传统、革命理想和革命信念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精神力量。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形成展厅风格个性化、文物组合艺术化、主题语言规范化、展示手段多样化。
01.百团大战战略意图和部署
八路军总部从战略高度出发,严令各参战部队全面且深入地开展思想政治动员工作。为求在战场上克敌制胜,部队积极投身于战前高强度军训,精心细致地进行侦察,有条不紊筹备战勤保障。展览单元通过设计错落有致的大型展板,搭配陈列丰富的展柜,将这段历史全方位生动呈现 。
02.以摧毁正太铁路为重点的交通总破击战
在百团大战纪念馆中,借助仿真硅胶像这一极富艺术性的形式,生动复原了“叫百团大战好了!”这一经典场景。高度还原的彭德怀、左权硅胶像,立于八路军总部作战室的复刻场景之中,他们正专注地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当得知实际参战兵力竟达到105个团时,彭德怀元帅就此果断定名“百团大战”。

围绕这一核心场景,展览巧妙运用空间化、序列化的大幅照片,精心构建出独特的斜面空间。背景设计别具匠心,以精准的地形图为关键元素,巧妙融合于整体展示之中。同时,配合详实丰富的展板内容,全方位、立体地表现出晋察冀军区在当时复杂严峻且充满变数的战争形势,让参观者仿若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惊心动魄的峥嵘岁月 。

步入展厅中央,观众将迎来一场震撼的感官盛宴——全面提升改造后的大型半景画《鏖战狮脑山》。为了打造这一沉浸式体验,我们采用当下最先进的高清高亮激光投影机,其卓越的色彩还原与高亮度表现,让画面的每一处细节都纤毫毕现。

同时,对整个半景画涉及的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进行了全方位升级。环绕立体声音响系统,从各个方位精准传递战场上的枪炮轰鸣、喊杀震天,让观众仿若置身于激战正酣的狮脑山战场。灯光系统经过精心调试,根据画面情节动态变化,或明亮如白昼展现冲锋时刻,或昏暗似硝烟弥漫营造紧张氛围。而电驱动的特效装置,巧妙模拟战场上的爆炸冲击、硝烟升腾等场景,为观众带来更加真实、震撼的现场体验,生动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
03.以歼灭日军据点为重点的攻坚战
当结束二层观展区域的精彩旅程后,观众便会沿着全新改陈的下行楼梯,缓缓继续回到一层右侧,开启对展览第三部分的探索。这处下行楼梯空间别具匠心,墙面以逼真的岩石造型通顶,整个空间呈闭合状态,踏入其中,仿佛瞬间置身于太行山那崎岖险峻、壁垒森严的山间战场。

墙面上,通过交叠错落的醒目大字,清晰展示出六大战役的赫赫威名以及两大据点的关键信息,这些文字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当年八路军英勇奋战的见证。楼梯处,地灯沿着台阶依次排列,散发着柔和而明亮的光芒,它们一路延伸,寓意着走向光明、走向胜利的伟大征程。与此同时,耳边不断响起激昂嘹亮的军号声,那振奋人心的旋律在这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回荡。在这样的氛围渲染下,整体空间充满了光明与希望,强烈地激发着观众内心的情感共鸣,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深切感受到当年八路军战士们顽强不屈、奋勇向前的坚定信念,沉浸在这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之中。
04.以粉碎日军疯狂进攻为重点的反“扫荡”作战
本展厅有效利用倾斜式墙体,以大型展板、展柜为主叙事线,通过1940年7月7日,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三周年发表的对时局宣言,表现出我军抗战决心与战斗意志。同时,我军为扩大战果,进行了一系列以歼灭深入之敌为重点的攻坚战,攻克日伪据点多处,珍贵的历史照片生动的再现我军英勇作战的场面。展厅中央设计武器展台,直观展示了战斗中缴获的大量军用物资,使观众感受到逐步胜利的喜悦。
05.样煌战绩永载史册
百团大战历经5个月浴血奋战,取得辉煌战绩。它沉重打击了日军的“闪笼政策”,凸显了八路军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人民游击战的巨大威力。展厅中,战役评价展现了其深远影响,墙上大型油画“欢庆胜利”。地面上的卧碑与钢刀雕塑象征着胜利与和平,卧碑刻有“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编辑/宋坤译
审核/宋坤译、杨济源、陈曾
浏览量:162